“豆瓣被封了才好!”在9月6日豆瓣全面禁止評論功能之后,不少追星族對豆瓣發出了這樣的詛咒。
近兩年,豆瓣頻繁整改,但如此大規模地禁止評論功能還是第一次。雖然豆瓣官方提示,因技術原因暫?;貜凸δ?,一周后恢復,但結合豆瓣近期處于風口浪尖的狀況,這更像是山雨來襲前的預演。
最近兩月,豆瓣可謂悲喜交加。喜的是,由于今年娛樂圈頻繁曝出巨瓜,大批網友涌入了豆瓣這個隱秘的吃瓜地,讓“半死不活”的豆瓣終于“生機盎然”起來;悲的是,受網信辦相關規定影響,豆瓣的“清朗·飯圈”行動持續升級,許多娛樂大組遭到整治,8月末甚至直接下架了娛樂區。
娛樂區是豆瓣流量最大的小組分區。和充斥著“彩虹屁”的微博超話不同,豆瓣娛樂小組是明星的爆料地和批斗場,也因如此,這里是追星族們最厭惡的一片網絡土壤。
豆瓣遭難,吃瓜人卻不停歇。越來越多的豆瓣娛樂小組,“搬家”至各大網絡社區,耕耘新的吃瓜土壤。然而,狂風驟雨從不厚此薄彼。每個泛娛樂社區,都需要重新審視流量和風險并重的娛樂議題。
1、豆瓣凈化娛樂小組
某種意義上來說,豆瓣娛樂小組和微博超話一樣,已經成為娛樂圈生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微博和豆瓣,互為表里,對應著娛樂圈粉絲生態的表和里。微博生態相對開放,所以這個表世界也相對平穩,起碼謠言難以肆虐。
豆瓣的幾大娛樂小組,入組門檻極高,有的需要答題,有的需要用戶有足夠的活躍度,即便申請者滿足這兩項要求,也可能卡在搖號進組這一關。由于申請人數眾多,部分娛樂小組實行搖號制,以至于經常有人吐槽申請五六年了仍未進組。
極高的入組門檻,使得豆瓣幾大娛樂小組更加私密化。也使得豆瓣這個里世界,成為娛樂圈謠言的溫床。
長久以來,許多微博娛樂營銷號都以豆瓣娛樂小組為養料,搬運組內的八卦、爆料帖。但這相當于打通了表世界和里世界的信息,無論帖子內容是真是假,對于偶像利益絕對維護的粉絲都會猛生敵意,再加上明星對家粉絲和路人的嘲諷唱衰,一場典型的粉圈互撕事件就發生了。
毫無疑問,豆瓣的八卦爆料類帖子,成為了飯圈亂象的根源之一。
豆瓣幾大娛樂小組積弊已深,甚至存在只可以貶損明星,不可以夸贊或替明星澄清丑聞等組內潛規則。
有用戶告訴「新熵」:“之前在豆瓣看見一個關于某演員的帖子,發帖者通過截取這個演員的部分動圖,以論證該藝人品行不端。我覺得有很多行為是斷章取義了,就評論并對不合理的猜測一一駁斥,結果不僅被扣上粉籍,還被組長踢出了小組?!?/p>
部分娛樂小組的肆無忌憚,給自身招來了橫禍。6月中旬,網信辦于開展“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后,豆瓣娛樂小組隨即迎來一場大規模整改。6月23日,豆瓣鵝組、青青草原等20個娛樂類小組被暫停轉發/收藏功能,豆瓣火研組等25個小組被直接關停。
同樣是娛樂小組,處理結果為何大有不同?豆瓣用戶文小野(化名)告訴「新熵」:“各個娛樂小組對于八卦內容的底線是不同的?;鹧薪M被封,一點都不冤,因為火研組的一貫作風是,對于爆料內容來者不拒。其他娛樂小組,多少還能有一些約束?!?/p>
和其他小組動輒幾百上千字的組規不同,豆瓣火研組的組規僅有幾句話,其中還強調到“吃不完的瓜”“瓜的真偽請自行判斷”。可見,火研組過分追求八卦內容的數量,對爆料內容既不設限,也不管控。
反觀青青草原的組規中,明確強調了“不造謠不傳謠”等具體標準;豆瓣鵝組的組規中,附加了豆瓣小組官方賬號發布的《豆瓣鵝組發言規則》。有豆瓣用戶告訴「新熵」,2019年豆瓣官方接手了鵝組,此后該組由平臺直接管理。
其實在“清朗·飯圈”活動開展之前,豆瓣官方對八卦內容的態度并不十分嚴格,甚至有“非舉報,不處理”之嫌。
經常有豆瓣吃瓜群眾吐槽,自己所發帖子被刪后,平臺明確提示原因為“被相關權利人實名投訴”。這說明,需要明星本人或其團隊親自到豆瓣舉報,平臺才會對明星的八卦內容或攻擊性評價進行處理。以至于豆瓣人經常嘲諷明星“舉著身份證實名舉報”。
當下,處于風口浪尖的豆瓣,不得不對平臺進行全方位“凈化”,多波整改逐漸鋪開,層層收嚴。8月29日,豆瓣下架了小組功能中的娛樂分區;8月30日,豆瓣鵝組、自由吃瓜基地和豆瓣艾瑪花園等知名娛樂小組突然間成為禁入小組,用戶無法申請加入,原因不明。
此外,近期豆瓣還對有影響力的娛樂類小組進行了屏蔽措施,搜索“吃瓜”“八卦”“拉踩”等關鍵詞,搜索結果中并不展示自由吃瓜基地、小象八卦等頭部娛樂小組,這迫使許多娛樂小組改名,例如豆瓣拉踩小組將組名改為豆瓣踩組。
即便豆瓣使用多方位措施,對娛樂類小組進行限流,但該類小組依然流量兇猛。豆瓣小組周排行數據顯示,9月第一周(8月29日至9月4日),豆瓣活躍討論數前5的小組,全部為娛樂類小組。
娛樂類小組高度聚集在榜單頭部,前10的小組中有6個,前50的小組中有23個,前100的小組中則有41個??梢?,豆瓣娛樂小組普遍活躍度高,且多為頭部小組。娛樂八卦,已經成為豆瓣社區生態內的中流砥柱。
活躍度高的豆瓣小組,多為娛樂小組。數據來源:Allen Ji
當下,強管控來襲,豆瓣成了出頭的那只鳥。娛樂小組紛紛泥菩薩過河,龐大的吃瓜群眾也深感不安,開始奔向新的港灣。
2、豆瓣“難民”的自救和遷徙
在豆瓣變成無法交流的信息孤島的一周內,娛樂小組的組長和組員們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自救,二是“搬家”。
所謂自救,是豆瓣娛樂小組的組長組員們為了在整改風波中保全小組而做的一系列措施。禁止評論的這一周,用戶依然可以發帖,所以有些小組的組員用帖子標題進行“跨服聊天”,有的小組甚至玩起了成語接龍??此茻o聊的舉動,本質上是期望通過給小組灌水,沖淡八卦含量,使小組平安“渡劫”。
全面禁評期間,娛樂小組蓋樓聊天或成語接龍
“搬家”即是轉移陣地,當下,豆瓣吃瓜群眾企圖遷徙至其他平臺討論娛樂八卦。
9月6日,即豆瓣限制評論功能的當天,百度貼吧內同時出現了多個豆瓣頭部娛樂八卦小組的同名貼吧,包括自由吃瓜基地吧、鵝組吧、艾瑪花園吧、豆瓣茶水間吧、豆瓣踩組吧等。后續幾天中,也陸續有豆瓣娛樂八卦小組的同名貼吧出現。
豆瓣全面禁評當天,多個豆瓣娛樂大組同名貼吧成立
目前,這些豆瓣小組同名貼吧中,多個貼吧仍未選出吧主,即便是已經產生吧主的幾個貼吧,吧主也并未表明身份,因此難以判斷這些貼吧是豆瓣同名小組組長創建,還是組員自行創建。但從帖子內容可以判斷出,吧內成員幾乎都是從豆瓣“逃難”而來的用戶。
9月8日,被徹底封禁的豆瓣火研組也在貼吧建立了新基地——火研吧。和其他貼吧不同,只有火研吧有人發帖稱自己是豆瓣火研組原管理人員,強調原管理層會接手火研吧,并表示“(管理的)小細節有變化,大方向不會變”。
由于有原管理層人員坐鎮,且延續了以往在豆瓣的狀態和作風,火研吧誕生不到兩天,用戶數就已破13萬,帖子數量更是破45萬,平均每分鐘有6個主題帖出現在吧內。反觀近日出現的多個豆瓣小組同名貼吧,目前僅有自由吃瓜基地吧的用戶數破10萬,但帖子數僅有5萬多。
除了貼吧,豆瓣吃瓜人們還涌進其他平臺進行交流,包括天涯、喜馬拉雅、最右、Tape等平臺。
部分吃瓜人甚至通過石墨文檔交流,以至于有不少豆瓣用戶笑稱,“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一天會通過在線文檔聊天?!钡臋n反應很快,臨時關閉了分享和編輯功能,吃瓜人只得另尋他路。
部分娛樂小組,通過石墨文檔交流討論
一個社區的用戶向全網輻射、遷徙,可謂是互聯網社區發展史上的“奇景”。但對于這些來之不易的“新家”,豆瓣吃瓜人們卻不甚滿意,因為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核心議題和社區文化,新的群體涌入,注定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對于遷徙到貼吧和天涯,網友稱之為“文藝復興”,因為這兩個社區,正是第一代娛樂八卦興盛的社區。后期,微博和豆瓣逐漸以娛樂議題為中心,成為新一代娛樂八卦社區,吸引了追星族和八卦愛好者這兩大以女性為主的用戶群體。天涯漸趨沒落,貼吧則漸漸以游戲、體育、數碼等話題為核心議題,目前更加受男性用戶青睞。
喜馬拉雅、最右和Tape等小眾社區,則以愛好、搞笑、文藝、美好生活等內容作為核心議題,形成了與世無爭的社區氛圍?;ニ?、攻訐相伴的娛樂八卦議題,似乎和這些小眾社區格格不入。
在外界看來,豆瓣小組僅禁言一周,各個小組已經著手“搬家”,未免小題大做。但這次全面禁評,在豆瓣吃瓜人看來,是一場大面積整改的預警。許多用戶表示不相信一周之后豆瓣會恢復原樣,因此有必要未雨綢繆。
但這些“豆瓣難民”似乎忘記了,清朗行動并不是只針對豆瓣這一個社區,無論他們遷往哪里,只要行事作風不變,就注定難逃“塌房”的結局。
3、灰產猖獗,泛娛樂社區的出路何在?
豆瓣近期愈演愈烈的整改,標志著娛樂社區野蠻生長的時代即將落幕。但是,娛樂永不眠,只要娛樂產業存在,那么娛樂話題自然不會消亡。
實際上,娛樂社區的變質和過火,粉絲和普通吃瓜群眾并不是罪魁禍首。進入流量造星時代,數據成為考核明星商業價值的絕對指標,而數據,則來源于話題?;谶@種邏輯,豆瓣等娛樂社區也成了各路明星團隊炒作的試驗田。
有娛樂行業從業者告訴「新熵」:“明星團隊主要有三種輿論需求,一是維持自家明星熱度,二是公關掉明星的負面新聞,三是抹黑自家明星的競爭對手。豆瓣娛樂小組內的很多爆料,都是明星團隊基于這三種目的放出的,有真有假,或者真假參半?!?/strong>
7月末,豆瓣上不斷有人放消息稱,吳亦凡已經包機回到了加拿大。結果7月31日晚間,北京朝陽警方就公布了吳亦凡被刑拘的消息。有娛記事后復盤,認為這是吳亦凡團隊在得知吳亦凡被刑拘后,為了掩人耳目而放出的假消息。畢竟彼時事件尚未定性,吳亦凡仍有平安落地的可能。所以團隊堅持公關,以保全其商業價值。
明星團隊放料、引戰、帶節奏,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運轉的模式。而粉絲和吃瓜群眾,不過是被明星團隊公關策略戲耍和操控的烏合之眾。
由于豆瓣娛樂小組實際上已經成為明星勢力的角逐場,也催生了一些灰色生意。豆瓣幾大娛樂小組內,經常有成員質疑組長收了明星的好處,從而禁止該明星的任何負面消息在組內傳播。2019年,就有鵝組成員曝光了原組長有償刪帖的證據,令吃瓜群眾嘩然。
組員曝光原鵝組組長有償刪帖
灰產猖獗,以豆瓣為代表的泛娛樂社區到了轉型的臨界點。綜合看來,泛娛樂社區未來大致有三個演變方向。
一是將娛樂小組或圈子私密化。豆瓣有一些外界不可見的私密小組,如月亮組(全稱:我們代表月亮消滅居心不良的樂手),這些私密小組為邀請制,組員身份相對清晰。雖然私密小組內的爆料可信度較高,但也無法杜絕謠言的產生和流出。不過,控制小組曝光度,能夠有效遏制有償刪帖等灰色產業鏈。
馬思純戀情曝光后,月亮組成員討論其男友
二是娛樂類小組和豆瓣鵝組一樣,全部由平臺直接管理。豆瓣當前的處境,揭示了一個事實,即對社區部分放權,給予小組組長權限,雖然減少了社區的建設工作,但也提高了平臺的潛在風險。因此,受大眾關注度較高的娛樂類小組,有必要交由平臺統一管理。
三是扶持影視區成為社區主力,分擔娛樂議題。在豆瓣的整改風波之中,受影響的只有八卦爆料、明星應援、CP應援等以明星為核心話題的小組,而影視綜藝類小組卻沒有受到影響。實際上,影視綜藝類小組也承擔了娛樂區的部分職能,甚至也會產生互撕謾罵、造謠、控評等飯圈亂象,但由于有具體議題,相對容易管控。
9月13日凌晨,Tape的“自由吃瓜基地”聊天群內,一群豆瓣“難民”在互相提醒下,集體沖進豆瓣,卻發現豆瓣仍未恢復評論功能。眾人罵了罵豆瓣創始人阿北,然后散去了。13日下午5點,豆瓣終于恢復評論功能,但吃瓜群眾已然心有余悸,不敢再將這里當作唯一家園。豆瓣的鵝組們,注定會在其他社區繼續生根發芽。
娛樂話題不死,豆瓣也暫時平安落地,但泛娛樂社區,必須經歷一場大浪淘沙。